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沉积及含油气性

被引:7
作者
付国民
鲁新便
苏建平
梁志录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地质局,甘肃地质勘探局,甘肃地质勘探局四川成都,新疆乌鲁木齐,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干柴沟; 第三纪; 扇三角洲; 成因; 含油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在不同湖盆演化阶段发育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退积型与高位填积型。这两种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形成于特定的地质背景之下,具有不同的成因相构成型式和储集性能,其中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近岸重力流砂砾岩体、远源浊流砂体储集性能良好,易于形成油气圈闭。
引用
收藏
页码:489 / 492+454 +454-4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李永军 ;
付国民 ;
阎海卿 ;
冯备战 ;
仲新 ;
李注苍 ;
谢学奎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0, (03) :11-18
[2]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及盆地充填模式 [J].
冯有良 .
地球科学, 1999, (06) :635-642
[3]   柴达木盆地茫崖坳陷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方向 [J].
范连顺 ;
王明儒 .
石油实验地质, 1999, (01) :43-49
[4]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分析[M]. 地质出版社 , 李思田等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