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方配伍与诱导BGC-823细胞凋亡关系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被引:32
作者
刘喜平 [1 ]
李沛清 [1 ]
席时燕 [1 ]
李雪萍 [2 ]
梁涛 [2 ]
机构
[1] 甘肃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
[2] 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药理毒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半夏泻心汤/药理学; @血清药理学;
D O I
10.13288/j.11-2166/r.2006.02.038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方不同配伍药组含药血清对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半夏泻心方配伍药组含药血清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S-P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半夏泻心方配伍中辛开组、苦降组和由其组成的辛苦组可明显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显著优于辛甘组、苦甘组、甘补组和全方组,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含药血清浓度在10%作用48小时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较典型的“梯状带”,可使bcl-2基因的表达下调。结论:半夏泻心方中辛开、苦降的配伍形式具有抑制BGC-82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作用,辛开、苦降配伍后(辛苦)有显著的协同增效趋势,而其他配伍药群可能存在拮抗作用。提示辛开苦降法可能是中医药防治胃癌的主要治则治法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关于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的思考 [J].
李振光 ;
王净净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 (02) :5-6
[2]   半夏泻心方方证及其机理研究述评 [J].
刘喜平 ;
温志强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 (07) :23-25
[3]   半夏泻心汤防治胃癌前病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J].
丰素娟 .
中成药, 2000, (08) :48-49
[4]   胃癌变中细胞凋亡及其与bcl-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J].
刘海峰 ;
刘为纹 ;
房殿春 ;
王振华 ;
高晋华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0, (01) :37-38
[5]   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新用 [J].
祝远之 ;
贾崇花 .
河北中医, 1999, (05) :293-293
[6]   胃癌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J].
刘友章 ;
于向民 .
新中医, 1996, (12) :52-54
[7]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的体会 [J].
任占平,郑绍光,陈尉麟 .
诊断病理学杂志, 1994, (03) :176-176
[8]   胃癌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J].
刘城林,刘丽萍 .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4, (03) :209-212
[9]   半夏泻心汤调治消化道肿瘤三则 [J].
杨瑞合 .
陕西中医, 1988, (04) :171-172
[10]  
方剂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邓中甲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