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低电阻率油层的微观机理及地质成因

被引:31
作者
朱家俊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济阳坳陷; 陆相储层; 低电阻率油层; 微观机理; 地质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322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对济阳坳陷陆相储层低电阻率油层的微观形成机理及地质成因的研究表明,引起油层视电阻率降低的微观因素主要有:①储层含高矿化度的地层水;②储层所含粘土的附加导电;③储层微孔隙发育。为了验证导电矿物骨架的导电性,测量了干岩样的电阻率。实验结果表明,导电矿物不能独立形成完整的导电网络,未表现出极强的导电能力,因此对储层的电阻影响极小。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与沉积体系、沉积物源及其演化史、成岩作用、构造断裂等因素密切相关。干旱咸化湖盆沉积环境下的储层、盆地边缘1 000m以上的储层、沙三中下部及沙三上和沙二下的三角洲前缘滑塌扇、深水浊积扇、陡坡扇的扇端、靠近沟通深部大断层能够“俘获”深部高矿化度地层水的沙三、沙二段储层是低电阻率油层的有利发育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含油气盆地粘土矿物.[M].徐同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  
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应用.[M].孙建孟;王永刚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3]  
油气藏储集层测井评价技术.[M].曾文冲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4]   低阻油气层评价方法 [J].
孙建孟 ;
陈钢花 ;
杨玉征 ;
赵文杰 ;
金秀珍 .
石油学报, 1998, (03) :95-100+9-10
[5]   对低电阻率油层的认识 [J].
曾文冲 .
石油学报, 1981, (02) :37-4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