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的发现及遗传鉴定

被引:11
作者
崔林
范银燕
徐惠云
李成雄
郭忠贤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
关键词
燕麦; 雄性不育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6 [燕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1994年发现的我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材料进行了特征特性的观察和细胞学鉴定、以及不育性遗传的研究,结果表明:(1)该材料不育度为100%,属“无花粉型”的雄性不育,不育株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后期到花粉粒形成早期阶段.(2)不育株与不同品种测交的F1代,6个组合表现育性恢复,2个组合出现一些完全不育株;恢复育性的植株自交后可育株与不育株呈3:1分离;不育株与恢复育性的F1回交,BC1育性为1:1分离.说明不育性状是由隐性核基因控制的.该材料命名为CA燕麦雄性不育.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300+401 +4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莜麦高效杂交新技术 [J].
李成雄 ;
崔林 .
农业科技通讯, 1988, (04) :7+41-7
[2]   VE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J].
叶绍文 ;
容珊 .
遗传学报, 1980, (01) :26-35+104
[3]  
作物雄性不育化育种.[M].秦泰辰编著;.农业出版社.1993,
[4]  
中国燕麦.[M].杨海鹏;孙泽民 编.农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