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低碳产业链的共生系统动力解析

被引:7
作者
郭承龙 [1 ,2 ]
张智光 [1 ]
杨加猛 [1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林业低碳产业链; 共生系统; 增量收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7.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在分析林业低碳产业链共生系统基础上,构建林业低碳产业链共生系统结构模型,提出林业低碳产业链共生系统具有群落性、资源投入减量化、生态性和经济增值性等特征。各个共生单元内部和共生单元构成的共生系统可具有相似的动力机制,以林业加工制造单元为例,在假设加工制造单元由制浆主体、造纸主体和板材加工主体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资源消耗(林木资源分段分级利用、非林资源消耗、废弃物循环利用)、生产投入和产量的函数关系,经求解得到单个主体参与共生系统后收益增加,三主体构成的共生系统所产生的收益大于三主体独自运营收益之和。结果表明:当主体预期参与共生系统可获得较独立运营的增量收益时,节点企业才有动力参与产业链;当产业链节点企业构建共生系统也能够获得增量收益时,节点企业才有动力组建林业低碳产业链共生系统。最后提出延伸林业产业链以扩大共生主体范围,推进林产品加工制造共生单元的资源消耗减量化,探索新型的共生模式等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共生与个体理性模式下绿色供应链期望收益的理论分析 [J].
张智光 .
现代经济探讨, 2014, (04) :18-22
[2]  
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共生空间的演化理论[J]. 张智光.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7)
[3]   林纸循环经济系统的资源、生态和价值链拓展模型 [J].
张智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2) :46-53
[4]   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的绿色共生特性和5R模式研究 [J].
张智光 ;
姚惠芳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4) :29-35+126
[5]   林业产业链绩效测度体系构建及应用 [J].
杨加猛 ;
张智光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1, 27 (03) :278-284
[6]   基于成本视角的林业绿色供应链形成动力的探讨——以林纸一体化为例 [J].
郭承龙 ;
张智光 .
软科学, 2011, 25 (07) :38-41
[7]   低碳林业产业链研究 [J].
陈红 ;
高二波 .
中国林业经济, 2011, (03) :19-22
[8]   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的林纸一体化共生机制 [J].
张智光 .
林业科学, 2011, 47 (02) :111-117
[9]   乡村旅游产业链共生系统的特征及模式的演化和构建——以山西省为例 [J].
弓志刚 ;
李亚楠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1) :73-77
[10]   林业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J].
曲丽丽 ;
田国双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8 (06)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