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沉陷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异质性分析——以山西省东大煤矿为例

被引:6
作者
贾俊姝 [1 ]
周心澄 [1 ]
高国雄 [1 ]
马海宽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
采煤沉陷; 土地利用; 景观异质性; 斑块;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7.06.010
中图分类号
TD82 [煤矿开采];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以山西省东大煤矿为例,对采煤沉陷区沉陷前后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以及景观异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斑块数量、面积的变化,以及景观破碎度、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造成地表移动变形产生的裂隙、陷坑、塌方或滑坡等,致使土地被分割破碎,斑块数量增加而面积减小,植被毁坏,生态环境向着不合理的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采煤沉陷对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的影响预测 [J].
白中科 ;
段永红 ;
杨红云 ;
付慧 ;
吕春娟 ;
马锐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6) :67-70
[2]   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及对策研究 [J].
梁洪有 ;
陈俊杰 .
煤炭技术, 2006, (06) :1-3
[3]   基于模式识别的景观格局分析与尺度转换研究框架 [J].
陈利顶 ;
吕一河 ;
傅伯杰 ;
卫伟 .
生态学报, 2006, (03) :663-670
[4]   基于TM遥感影像的福州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J].
王苏颖 ;
陈志强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11-114+131
[5]   宁夏盐池县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周铁军 ;
赵廷宁 ;
孙保平 ;
丁国栋 ;
张维江 ;
李卫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1) :135-138
[6]   兖州煤田采煤沉陷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J].
孔令国 ;
胡振琪 ;
陈星彤 .
山东国土资源, 2004, (06) :31-35
[7]   露天煤矿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 [J].
刘平 ;
汤万金 ;
胡聃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4) :35-39
[8]   景观生态学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中应用的初步研究——以青海沙珠玉地区为例 [J].
李锋 ;
孙司衡 .
生态学报, 2001, (03) :481-485
[9]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傅伯杰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