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暴雨型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5
作者
江兴旺
张骏
邹艳琴
刘玉洁
机构
[1]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长安大学,陕西省交通学校,长安大学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关键词
泥石流; 动力学特征; 动力学机制;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2.03.005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文章从泥石流起动条件、形成过程、固体物质起动方式、相的划分及搬运方式、阵发性和龙头等方面对黄土地区暴雨型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 :泥石流的形成须有一定厚度的饱和土层和一定深度的地表径流 ,对于干旱、半干旱的黄土地区 ,由于土壤较干燥 ,须有大量水分下渗才能形成一定厚度的饱和土层 ,因此该区泥石流对 1h降雨量较为敏感 ;该地区泥石流固体物质起动方式较为复杂 ,部分按纯粘性土规律起动 ,部分按粘性土夹砂和无粘性砂规律起动 ;该区泥石流液相往往包括粘粒、细砂和粉砂等成分 ,所占比例较大 ,而固相所占比例较小 ;由于黄土地区多稀性泥石流 ,且沟壑密度大 ,流域支沟发育 ,经叠加作用后 ,在主沟内往往不具阵发性 ,其过程曲线近似洪水的单峰过程曲线 ;另外 ,由于该区泥石流往往不具阵发性或阵发性不明显 ,沟道内卵石之类的大颗粒数量有限 ,所以一般不具有形成龙头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粘性土及粘性土夹沙的起动规律研究 [J].
华景生 ;
万兆惠 .
水科学进展, 1992, (04) :271-278
[2]   泥石流运动机理的初步探讨 [J].
钱宁 ;
王兆印 .
地理学报, 1984, (01) :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