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概念的清理与厘清

被引:12
作者
高永明
万国海
机构
[1] 扬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责任; 传统性概念; 过程性概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通过文献分析,我国刑法理论对刑事责任的研究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苏联的研究水平上,研究方法单一且落后。大陆法系刑事责任和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基于不同的理论平台,并不能进行单纯的类比,二者的生成都是语境性的,是不同文化语境的产物。我国传统刑事责任是个伪命题,其传统的概念必须被改变,应实现概念的从结果到过程、从对行为人处遇到对行为人定罪的转变,如此才能相应的真正改变刑事责任研究地位上形式主义和内容上的概念主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分析 [J].
杨国章 .
政法学刊, 2008, (02) :9-13
[2]   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异同考辨 [J].
彭利元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 (01) :108-113
[3]   责任心的心理学研究与展望 [J].
谭小宏 ;
秦启文 .
心理科学, 2005, (04) :991-994
[4]   关于刑事责任的若干追问 [J].
张旭 .
法学研究, 2005, (01) :97-110
[5]   为概念法学正名 [J].
蒙晓阳 .
法学, 2003, (12) :15-23
[6]   中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利益观(权利观)比较研究 [J].
罗洪洋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3) :60-63
[7]   刑事责任比较研究 [J].
李居全 .
法学评论, 2000, (02) :46-50
[8]   加强我国刑法基础理论的研究 [J].
杨春洗 ;
刘生荣 .
中国法学, 1991, (05) :57-61
[9]   论刑事责任的概念和根据 [J].
杨春洗 ;
苗生明 .
中外法学, 1991, (01) :1-6
[10]  
论刑事责任的根据[D]. 黄广进.西南政法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