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25
作者
苏巧荣 [1 ]
王秀云 [2 ]
苏林雁 [3 ]
李功迎 [4 ]
陈菁 [5 ]
任光圆 [1 ]
机构
[1]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
[2] 济宁市精神病院
[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4] 济宁医学院
[5]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 认知行为治疗; 贝克抑郁自评问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和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疗效。方法对1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4周共8次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对照组的16例首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单用药物治疗4周,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的DAS总分[(149.25±14.07)分vs(138.38±9.56)分]、因子D5[(19.50±2.34)分vs(15.31±1.96)分]、D7[(19.31±3.48)分vs(15.19±2.34)分]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DAS分改变不明显;治疗后研究组的DAS总分、D1、D5、D7等因子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较,BDI和SAS在治疗前后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功能失调性认知,特别是在脆弱性、寻求赞许、自主性态度的改善上,而对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疗效则需要进一步证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079 / 108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抑郁症非药物治疗概况 [J].
刘萍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02) :186-187
[2]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及其Ⅰ级亲属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 [J].
符传创 ;
李功迎 ;
卢佩贤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08) :70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