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叠加寒冷诱导血瘀证表征模型的建立

被引:6
作者
李乐军 [1 ]
田金洲 [1 ]
尹军祥 [1 ]
时晶 [1 ]
张六通 [2 ]
陈玉静 [1 ]
王蓬文 [1 ]
任映 [1 ]
宋崇顺 [1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2] 湖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寒冷; 血瘀证; 表征模型;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由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致脑缺血叠加寒冷诱导建立血瘀证表征模型,通过与寒凝血瘀证表征模型和脑缺血诱导血瘀证表征模型比较,选择一种最合适的血瘀证表征模型。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冰水冷冻大鼠模型、大脑中动脉闭塞叠冰水冷冻大鼠模型,进行脑缺血后1、3、5、7d不同时间点大鼠证候模型表征变化(舌、舌下脉络)及其对模型大鼠进行行为学、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脑缺血后3dMCAO组、冰水组与冰水MCAO组大鼠的舌质色度值与正常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脑缺血后5d冰水MCAO组大鼠的舌质色度值与正常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脑缺血后3d冰水MCAO组舌质色度值为各时间点最高值(舌质色度值60.12±5.15),但各组间舌质色度值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各组血液流变学统计结果显示,MCAO组、冰水冷冻组、冰水MCAO组全血及还原黏度、血球压积、血浆黏度、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均较正常组升高,部分时间点值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其中又以冰水MCAO组脑缺血后3d血液黏度、血球压积、血浆黏度、聚集指数均为各组最高值,变形指数为各组最低值。结论在3种模型中,大脑中动脉闭塞叠加寒冷模型可能为最合适的诱导血瘀证表征模型的动物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611 / 6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血瘀证模型大鼠舌象评价标准研究 [J].
尹军祥 ;
田金洲 ;
王永炎 ;
时晶 ;
李乐军 ;
任映 ;
宋崇顺 ;
胡泉 ;
杨金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08) :529-531+578
[2]   寒凝血瘀证表征模型的建立 [J].
尹军祥 ;
田金洲 ;
王永炎 ;
宋崇顺 ;
时晶 ;
任映 ;
胡泉 ;
杨金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10) :682-685+722
[3]   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J].
娄金丽 ;
张允岭 ;
郑宏 ;
扈新刚 ;
张锦 ;
闫妍 ;
薛利钢 ;
黄启福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2) :87-90
[4]   MCAO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建立 [J].
尹军祥 ;
田金洲 ;
黄启福 ;
程龙 ;
时晶 ;
魏翠柏 ;
王永炎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3, (08) :137-140+150
[5]   病证结合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 [J].
丰平 ;
王学江 .
北京中医, 2000, (06) :52-53
[6]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LONGA, EZ ;
WEINSTEIN, PR ;
CARLSON, S ;
CUMMINS, R .
STROKE, 1989, 20 (01) :84-91
[7]  
陈小野主编.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