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油气源对比
被引:9
作者:
万茂霞
谢邦华
陈盛吉
邹春艳
张琦
冉乙钧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烃类组分;
油气源对比;
碳同位素值;
储层沥青;
浓缩烃;
原油;
储集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储集层油气来源的对比追踪,是储集层烃源条件研究及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内容。为此,基于前人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源研究的成果,对比分析了该区天然气的组成特征、天然气碳同位素值分布特征、原油及储层沥青组成特征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结果发现:①须家河组所产天然气与上覆侏罗系及下伏嘉陵江组、二叠系地层所产天然气的组成特征、碳同位素值、浓缩烃等方面差异明显,例如在同一构造上,上三叠统天然气的δ13 C1比上覆侏罗系的偏重而比下伏层的偏轻,δ13 C2则较上、下邻层均偏重;②须家河组原油的物理性质、原油轻烃和饱和烃色谱特征与侏罗系原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③上三叠统储层沥青的族组与烃源岩接近,而与上、下邻层有明显的差异,储层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烃源岩接近,而与侏罗系烃源岩差异明显。综合分析的结果认为:须家河组的油气主要来自本层烃源岩,局部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有下伏气源层对其成藏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123
+123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