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螺旋度在沙尘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15
作者
李岩瑛 [1 ,2 ]
张强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关键词
水平螺旋度; 沙尘暴; 预报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 [主要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了更准确地预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强度和范围,应用2002—2010年3—6月逐日08和20时高空流场资料、高空图资料和地面每3 h的天气图资料,计算近地面至500 hPa的水平螺旋度。结果表明,螺旋度负值中心值越大,辐合上升运动越强,风速越大,对应沙尘暴的强度就越强。螺旋度负值中心常常在河西走廊附近最强,沙尘暴发生在螺旋度负值中心附近或下游。在沙尘关键区(40°—48°N,84°—120°E)当出现螺旋度≤-600 m2/s2的负值中心时,6 h内该区或其下游将产生能见度低于500 m的强沙尘暴,螺旋度负值中心与下游沙尘暴发生区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对中国北方区域性强沙尘暴典型个例、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沙尘天气的对比分析,螺旋度有较强的日变化,白天强于夜间,对冬春季中国北方干旱区的冷锋型沙尘暴天气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水平螺旋度与沙尘暴的动力学关系研究 [J].
李岩瑛 ;
张强 ;
李耀辉 ;
孙爱芝 ;
尚宝玉 ;
陈龙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3) :692-703
[2]   民勤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稳定度分析 [J].
岳平 ;
牛生杰 ;
张强 .
中国沙漠, 2007, (04) :668-671
[3]   我国螺旋度的研究及应用 [J].
岳彩军 ;
寿亦萱 ;
寿绍文 ;
漆梁波 ;
施红 .
高原气象, 2006, (04) :754-762
[4]   2002年3月20日沙尘暴天气的影响系统、起沙和输送的数值模拟 [J].
赵琳娜 ;
孙建华 ;
赵思雄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S1) :72-80
[5]   河西走廊东部近50年沙尘暴气候预测研究 [J].
李岩瑛 ;
俞亚勋 ;
罗晓玲 ;
马兴祥 ;
张爱萍 ;
王汝忠 .
高原气象, 2004, (06) :851-856
[6]   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预报方法研究 [J].
李岩瑛 ;
李耀辉 ;
罗晓玲 ;
王汝忠 ;
郭良才 .
中国沙漠, 2004, (05) :91-94
[7]   2002年北京特大沙尘暴的理化特性及其组分来源分析 [J].
孙业乐 ;
庄国顺 ;
袁蕙 ;
张兴赢 ;
郭敬华 .
科学通报, 2004, (04) :340-346
[8]   “4.12”沙尘暴天气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J].
王劲松 ;
李耀辉 ;
康凤琴 ;
张华 .
高原气象, 2004, (01) :89-96
[9]   北京地区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J].
申红喜 ;
李秀连 ;
石步鸠 .
气象, 2004, (02) :12-16
[10]   螺旋度及螺旋度方程的讨论 [J].
陆慧娟 ;
高守亭 .
气象学报, 2003, (06) :684-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