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谷歌“版权门”事件的启示

被引:8
作者
杨琳瑜
机构
[1]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关键词
谷歌“版权门”; 知识产权保护; 挑战与应对; 机制创新;
D O I
10.19810/j.issn.1007-4767.2010.02.016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谷歌"侵权门"事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我国网络环境下知识版权的保护机制不健全、不成熟。通过完善法律体系、规范知识产权伦理、强化版权执法、利用新技术强化保护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建立健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促进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挑战与应对: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对传统刑法的影响 [J].
阴建峰 ;
张勇 .
法学杂志, 2009, 30 (07) :45-48
[2]   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知识产权立法研究 [J].
林素絮 .
情报探索, 2009, (02) :20-21
[3]   浅析网络的知识产权保护 [J].
张利江 ;
孙开元 .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0 (03) :8-9
[4]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J].
贺桂华 .
理论导刊, 2007, (09) :71-73
[5]   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 [J].
李钢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18-22
[6]   略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J].
强亚娟 .
图书情报知识, 2002, (04) :39-40
[7]  
知识产权保护让网络发展更健康[N]. 毛立军.人民政协报. 2007 (A03)
[8]  
网络时代伦理[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张震著, 2002
[9]  
刑法理论与司法问题研究[M]. 上海文艺出版社 , 游伟主编, 2001
[10]  
加强保护力度,促进产业发展 .2 柳斌杰. 人民日报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