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小麦生产潜力定量模拟与分析
被引:23
作者:
李国强
[1
]
陈丹丹
[1
]
张建涛
[1
]
冯晓
[1
]
任德超
[2
]
郑国清
[1
]
机构: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2]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小麦;
DSSAT;
生产潜力;
时空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定量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河南省小麦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变化特征,应用DSSAT模型估算了河南省15个生态点连续50年(1963-2012年)的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并分析了生产潜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为8 350~9 996kg·hm-2,总体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而气候生产潜力为2 590~7 943kg·hm-2,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河南大部分麦区光温生产潜力变化范围为9 173~9 446kg·hm-2,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43.5%。光温生产潜力高于9 447kg·hm-2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豫北麦区(安阳、新乡西北部)及豫中麦区(许昌、西华),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33.6%。河南省大部分麦区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范围为4 375~7 050kg·hm-2,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59.5%。河南省15个地点的水分满足率为28%91%,大部分地区水分满足率不到60%;河南小麦灌溉增产潜力变化范围为723~6 573kg·hm-2,其中三门峡、郑州、开封、商丘等地以北地区的灌溉增产潜力在4 623kg·hm-2以上,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49.4%,而驻马店以南及信阳地区的灌溉增产潜力低于2 673kg·hm-2,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17.5%。
引用
收藏
页码:507 / 51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