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茎尖培养获得去除类菌质体的甘薯植株及其验证技术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鲁雪华
陈扬春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理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类菌质体; 试管苗; 病株; 萌发生长; 健康植株; 茎尖培养; 甘薯; 验证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甘薯“新种花”的丛枝病植株进行茎尖培养,获得7%去除类菌质体的植株。经2年8个月的形态观察、嫁接鉴定、氨基酸分析,证明其均恢复到一般健康植株的外部形态与内部代谢应有的水平。由此可见,象去除病毒一样,茎尖培养同样可以应用于去除类菌质体。试验还表明,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附加 IAA0.5毫克/升,或 IAA0.5毫克/升+NAA0.2毫克/升,是作茎尖培养的较好培养基。6BA 促其大块愈伤组织形成,腺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6BA不利影响,并有75%外植体长成植株。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甘薯丛枝病的传播途径与综合防治 [J].
陈景耀 ;
陈孝宽 .
福建农业科技, 1983, (03) :21-22
[2]   玉米苗期根系生态生理研究 [J].
任其云 ;
杜成贵 ;
刘正蒙 .
作物学报, 1982, (03) :169-177
[3]   木薯、红薯的离体培养 [J].
朱国兴 ;
陆菱妹 ;
姚琪 ;
叶常青 ;
黄有英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0, (05)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