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由于”与“因为”的差异
被引:1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晋霞
机构
:
[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来源
:
世界汉语教学
|
2011年
/ 25卷
/ 04期
关键词
:
“由于”;
“因为”;
因果配位;
主观;
D O I
:
10.13724/j.cnki.ctiw.2011.04.008
中图分类号
:
H136 [现代词汇];
学科分类号
:
0501 ;
050103 ;
摘要
:
本文从"由于"与"因为"不大能相互替换的现象出发,寻找二者的差异。其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因果配位、主客观性、语用强化、衔接指向。因果配位的制约基本上是刚性的,具体表现为:当以光杆形式引导原因分句时,"因为"有"因为P,Q""Q,因为P"两种序列,而"由于"则只有"由于P,Q"一种序列。其余三种因素的制约则多是柔性的,具体表现为:"因为"比"由于"更主观、更适宜于强化、衔接指向更多样,这些差异造成了二者使用上的倾向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90 / 4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与“联系项居中原则”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储泽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伏平
.
中国语文,
2008,
(05)
:410
-422+479
[2]
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
[J].
方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方梅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6)
:165
-172
[3]
“由于”与“既然”的主观性差异
[J].
李晋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李晋霞
;
刘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刘云
.
中国语文,
2004,
(02)
:123
-128+191
[4]
复句三域“行、知、言”
[J].
沈家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3,
(03)
:195
-204+287
[5]
“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邢福义
.
中国语文,
2002,
(04)
:337
-342+382
[6]
“因为”和“由于”差异初探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楚群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1)
:89
-92
[7]
“由于”句的语义偏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屈哨兵
.
中国语文,
2002,
(01)
:22
-24
[8]
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 - 商务印书馆 , 刘丹青著, 2003
←
1
→
共 8 条
[1]
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与“联系项居中原则”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储泽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伏平
.
中国语文,
2008,
(05)
:410
-422+479
[2]
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
[J].
方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方梅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6)
:165
-172
[3]
“由于”与“既然”的主观性差异
[J].
李晋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李晋霞
;
刘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刘云
.
中国语文,
2004,
(02)
:123
-128+191
[4]
复句三域“行、知、言”
[J].
沈家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3,
(03)
:195
-204+287
[5]
“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邢福义
.
中国语文,
2002,
(04)
:337
-342+382
[6]
“因为”和“由于”差异初探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楚群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1)
:89
-92
[7]
“由于”句的语义偏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屈哨兵
.
中国语文,
2002,
(01)
:22
-24
[8]
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 - 商务印书馆 , 刘丹青著, 20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