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解释

被引:4
作者
盛世豪
机构
[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软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科学技术发展; 亚文化; 不发达国家; 经济; 社会文化形态; 政府干预;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1994.02.005
中图分类号
N05 [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 ;
摘要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历史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本文认为,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了三个新的特征:①科学技术组织成为某些更高层次的非学术的组织科层制的下设部门,②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成为现代社会活动的基本核心,③剩学技术是国家或政府干预的重要对象。这些特征意味着,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其社会功能不断强化,并从社会的边缘进入到了社会权力控制的中心。然而,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困惑:①以经济理性、效率至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原则与科学技术自身价值取向的冲突;②科学技术崇拜和科学技术至上主义的产生;③发展中国家引进科学技术与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矛盾。为此,笔者提出用“社会─文化”框架来进行解释,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科学技术可以分成社会建制、价值观念和实践三个层面;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又具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原动力、社会结构变化的制衡器以及社会与自然联系的中介系统等多重角色。因而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实质上体现在科学技术的文化层面、社会角色与整个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上。在文章的最后,笔者提出了寻求一种合理的、与社会·文化相协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式所必须符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科学质量.[M].(美)乔可斯基(Chotkowski;M.);(美)福利特(Follette;L.)编;胡咏絮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2]  
科学技术统计.[M].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编;俞胜弟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