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重解读

被引:6
作者
顾东辉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
关键词
治理; 国家治理; 现代化; 本土导向; 社会组织;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14.05.022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国家治理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战略,其核心是治理。治理的基础品性是主体多元且平等;国家可以是"大国家"即拥有语言、文化、种族、历史、领土并代表全体人民进行制度性权力运作的共同体,也可以是"小国家"即作为民众所在场景中与市场和社会并列的系统;现代化就是向"现代"的发展演化。国家治理,顾名思义,就是将治理融入国家系统,从而有"大国家"的国家治理和"小国家"的国家治理并涉及相应层面。在国家层面,治理与现代化有相通之处。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简单的西方化而应该注重本土导向,即将国家发展的国际经验进行中国化,同时,对国家建设的中国实践进行规范化。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角色特殊,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民众均需内化治理理念。各方只有更好地自助和自我增能,才可以互动共进,共致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经济与社会.[M].(德) 韦伯 (Weber;M.)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  
论共和国.[M].(古罗马) 西塞罗 (Cicero;M.T.)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没有政府的治理.[M].(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  
治理与善治.[M].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J].
王思斌 .
浙江学刊, 2001, (02) :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