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生物功能电极 Ⅲ.葡萄糖氧化酶的电化学固定化研究
被引:16
作者
:
郑智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厦门,厦门
郑智敏
吴辉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厦门,厦门
吴辉煌
周绍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厦门,厦门
周绍民
机构
:
[1]
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厦门,厦门
来源
:
物理化学学报
|
1991年
/ 02期
关键词
:
酶电极;
酶固定化;
电聚合;
聚吡咯;
葡萄糖氧化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利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吡咯的电聚合,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包埋在聚吡咯(PPy)基质中以构成生物功能电极。讨论了溶液pH和聚合电位对酶固定化的影响,并用IR和交流阻抗谱对酶膜进行表征。GOD的固定化只有当pH>5.5时才能实现,由此推测酶是以带负电的粒子嵌入PPy的。交流阻抗谱表明这一电极具有有界多孔电极的特征。探索了酶与电子传递体Fe(CN)63-同时固定化的可行性。电化学固定化的GOD保持其生物催化活性,酶反应表观上遵循Michealis-Menten动力学。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8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