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N模式与稻草还田对土壤供N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佘冬立
王凯荣
谢小立
尹春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施氮模式; 稻草还田; 土壤供N量; 水稻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 a定位试验后不同施N模式和稻草还田对双季稻作系统土壤供N能力和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N肥显著增加土壤NH4+-N和可矿化N含量,显著提高稻田系统生产力,且随着稻草配合施用,施N效果更加明显。移走稻草情况下N肥增产率为30.3%31.3%;稻草还田情况下,N2(全年施N量240kg.hm-2)处理N肥增产率为36.7%,1 kg纯N增产谷粒12.1 kg,均显著低于N1、N3(全年施N量180 kg.hm-2)处理,后者增产率为40.4%41.1%,1 kg纯N增产谷粒17.7~18.0 kg,且N1、N3处理(施N量相同,但各时期施N比例不同)间差异不显著。配施N肥后稻草还田可以提高土壤供N能力,连续处理2 a,土壤可矿化N比移走稻草处理提高32.1%50.0%。稻草还田时适当配施N肥增产效果明显,N1、N3处理下稻草还田增产率分别达8.7%和8.4%,而N2处理下稻草还田的表观增产效果降低,稻草还田增产率仅为5.1%。年稻草还田量为7 500 kg.hm-2的红壤稻田系统,年适宜配施N量为180 kg.hm-2,各时期施N优化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44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两种土壤不同施氮水平对稻田系统的氮素利用及环境效应影响
    冯涛
    杨京平
    孙军华
    施洪鑫
    郑洪福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 64 - 67
  • [2] 上海地区水稻土氮素矿化及其模拟
    李慧琳
    韩勇
    蔡祖聪
    [J]. 土壤学报, 2004, (04) : 503 - 510
  • [3]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刘立军
    桑大志
    刘翠莲
    王志琴
    杨建昌
    朱庆森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12) : 1456 - 1461
  • [4] 有机无机结合施肥对红壤稻田土壤氮素供应和水稻生产的影响
    周卫军
    王凯荣
    张光远
    [J]. 生态学报, 2003, (05) : 914 - 921
  • [5] 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彭少兵
    黄见良
    钟旭华
    杨建昌
    王光火
    邹应斌
    张福锁
    朱庆森
    Roland Buresh
    Christian Witt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9) : 1095 - 1103
  • [6]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李贵桐
    赵紫娟
    黄元仿
    李保国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02) : 162 - 167
  • [7] 控释肥料提高氮素利用率的作用及对水稻效应的研究
    郑圣先
    聂军
    熊金英
    肖剑
    罗尊长
    易国英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1) : 11 - 16
  • [8] 江苏省武进市高产水稻田氮素渗漏损失研究
    李荣刚
    翟云忠
    [J].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3) : 19 - 22
  • [9] 国外的长期肥料试验(一)
    沈善敏
    [J]. 土壤通报, 1984, (02) : 85 - 91
  • [10] Effect of crop residue management on nitrogen dynamics and balance in a lowland rice cropping system
    Phongpan, S
    Mosier, AR
    [J].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3, 66 (02) : 133 -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