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法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韩怀芬
蒲凤莲
裘娟萍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关键词
铬污染; 生物修复; 土壤; 菌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用生物修复技术来处理受铬污染的土壤,利用自然界中微生物,通过生物还原反应,将Cr(VI)还原成三价铬。先是通过土壤与含铬的培养基一起培养,筛选出5种能还原Cr(VI)的菌种,鉴定其菌属,并试验用这些菌种处理铬污染土壤的效果。同时还考虑了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5种菌种可以还原Cr(VI);混菌处理效果最好,最高可达到100%;混菌处理污染土壤的适宜pH值范围为6.0~8.0。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J].
周加祥 ;
刘铮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0, (04) :52-56
[2]   铬污染土壤中六价铬的测定 [J].
于世繁,张国峰,齐丽艳 .
干旱环境监测, 1996, (04) :207-208+241+251
[3]  
环境化学概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郭子义 主编, 2001
[4]  
伯杰细菌鉴定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布坎南(R.E.Buchanan)等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