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子探针分析值计算Fe3+和Fe2+

被引:171
作者
郑巧荣
机构
[1] 冶金部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Fe; 角闪石; 阳离子; 矿物; 最大值; 链状硅酸盐矿物; 正离子; 电子探针分析; 微探针分析; 分子数;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1983.01.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某些矿物结构式和端员组份的计算,需要依赖Fe3+和Fe2+含量,但电子探针分析不能区分Fe3+和Fe2+。因此,解决如何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值计算Fe3+和Fe2+含量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由电子探针分析值计算硅酸盐中的Fe3+和Fe2+含量,最早是E.J.埃森和W.S.法伊夫(1967)针对辉石的计算提出的。随后,B.米森(Mysen)和W.L.格里芬(Griffin)、F.R.纽曼(Neumann)、M.A.卡彭特(Carpenter)等都先后对计算的辉石中的Fe3+和Fe3+进行了检验和修正。J.H.斯托特(Stout)等又提出了对角闪石中Fe3+和Fe2+计算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