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于D-InSAR的彬长矿区沉陷变形监测
被引:12
作者
:
姚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姚顽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龚云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汤伏全
朱庆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朱庆伟
机构
:
[1]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源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
2011年
/ 31卷
/ 05期
关键词
:
差分雷达干涉测量;
彬长矿区;
沉陷变形;
形变监测;
D O I
:
10.13800/j.cnki.xakjdxxb.2011.05.026
中图分类号
:
TD325.4 [];
学科分类号
:
0819 ;
摘要
:
差分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能够监测沉陷区空间连续曲面的形变,具有精度高、连续监测、成本低等特点,是对现有矿区地表沉陷监测方法有益的补充。以陕西彬长矿区为例,根据获取的雷达影像图开展干涉测量的研究,将形变前后2幅干涉图相位差分得到地表形变,对照矿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去相干源影响,并对其误差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D-InSAR技术,能够准确反映出矿区沉陷的位置和下沉程度,尤其在黄土高原,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的条件下,更展示出D-InSAR技术在矿区地面沉降监测适用性、优越性和实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563 / 5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雷达影像干涉测量原理.[M].舒宁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应用InSAR技术测量矿山沉降与变化分析——以河北武安矿区为例
[J].
张景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张景发
;
郭庆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遥感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郭庆十
;
龚利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龚利霞
.
地球信息科学,
2008,
(05)
:651
-657
[3]
基于差分雷达干涉测量的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玉森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不详
;
Ge Linli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School of Survey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UNSW,Sydney,澳大利亚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Ge Linlin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不详
;
Chang Hsingchu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School of Survey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UNSW,Sydney,澳大利亚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Chang Hsingchun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不详
;
张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张志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不详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7,
(10)
:888
-891
[4]
以Doris进行雷达干涉研究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
[J].
晏明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信息中心
晏明星
;
苗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信息中心
苗放
;
汪宝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信息中心
汪宝存
;
赖德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信息中心
赖德军
;
漆小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信息中心
漆小英
.
遥感信息,
2007,
(04)
:36
-39+104
[5]
D-InSAR技术在矿山沉陷和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J].
张振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遥感中心
张振生
;
孟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遥感中心
孟昆
;
谷延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遥感中心
谷延群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03)
:47
-51
[6]
InSAR技术在地形测量和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J].
邓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邓辉
;
黄润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黄润秋
.
山地学报,
2003,
(03)
:373
-377
←
1
→
共 6 条
[1]
雷达影像干涉测量原理.[M].舒宁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应用InSAR技术测量矿山沉降与变化分析——以河北武安矿区为例
[J].
张景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张景发
;
郭庆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遥感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郭庆十
;
龚利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龚利霞
.
地球信息科学,
2008,
(05)
:651
-657
[3]
基于差分雷达干涉测量的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玉森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不详
;
Ge Linli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School of Survey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UNSW,Sydney,澳大利亚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Ge Linlin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不详
;
Chang Hsingchu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School of Survey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UNSW,Sydney,澳大利亚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Chang Hsingchun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不详
;
张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张志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不详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7,
(10)
:888
-891
[4]
以Doris进行雷达干涉研究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
[J].
晏明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信息中心
晏明星
;
苗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信息中心
苗放
;
汪宝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信息中心
汪宝存
;
赖德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信息中心
赖德军
;
漆小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信息中心
漆小英
.
遥感信息,
2007,
(04)
:36
-39+104
[5]
D-InSAR技术在矿山沉陷和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J].
张振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遥感中心
张振生
;
孟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遥感中心
孟昆
;
谷延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遥感中心
谷延群
.
华北地震科学,
2006,
(03)
:47
-51
[6]
InSAR技术在地形测量和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J].
邓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邓辉
;
黄润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黄润秋
.
山地学报,
2003,
(03)
:373
-37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