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起草制度研究——以法经济学为视角

被引:2
作者
熊志刚 [1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法学院
[2] 南昌大学立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地方立法; 起草制度; 法经济学; 效益;
D O I
10.13529/j.cnki.enterprise.economy.2011.10.014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立法法》规定地方立法机关具有一定立法权限以来,各地制定了相应的立法程序制度,但具体到立法起草制度却规定甚少。学界和地方立法实务中对地方立法起草阶段的成本和效益的研究普遍重视不足,导致地方立法应实现的目标和收益大打折扣。因此,要完善和提高地方立法的质量,就应规范和完善地方立法起草制度,让地方人大发挥其主导作用,对现存的地方立法起草制度规范化和制度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地方立法起草方式改革 [J].
肖子策 .
法学, 2005, (01) :42-46
[2]   论完善地方立法程序的对策 [J].
毕可志 ;
张永强 .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1) :6-11
[3]   关于改进法规起草工作的思考 [J].
顾萍 .
上海人大月刊, 2003, (01) :29-31
[4]  
完善地方立法立项与起草机制研究[M]. - 法律出版社 , 孙育玮等, 2007
[5]  
立法的基本理念和立法技术 .2 丁祖年. 江西政府法制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