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血液三种缩血管活性介质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5
作者:
肖建如
陆永坚
胡业丰
侯铁胜
贾连顺
赵定麟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
[2]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 上海
[3] 上海
[4] 上海
来源:
关键词:
颈髓损伤;
血小板活化因子;
内皮素;
血栓素;
血液;
患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2 [脊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全血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浆内皮素—1(ET—l)、血栓素B2(TXB2)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定量生物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35例急性外伤性颈髓损伤患者全血PAF、血浆ET—1、TXB2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伤情越重,预后越差的患者,血液中 PAF、ET—1、TXB2含量在伤后早期升高越明显;其中8例颈髓损伤早期死于颈髓水肿、呼吸衰竭的患者,伤后当天全血PAF含量、ET—1、TXB2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34倍、4.03倍和11.90倍。结论:伤后全血PAF、血浆ET—1、TXB2含量的动态变化可反映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状态,提示上述缩血管活性介质可能与急性颈髓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