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参臼胶囊”对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长利
吴苏冬
王慧川
鲍德虎
机构
[1]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3]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北京
[5] 陕西西安
关键词
中药; 抗肿瘤; 抗癌新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3 [中医肿瘤科];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 :观察“参臼胶囊”(SJ)对人肝癌细胞 SMMC- 772 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软琼脂克隆形成、电镜观察等方法 ,观察 SJ对肝癌 SMMC- 772 1细胞的作用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 p5 3、Topo 及 bcl- 2表达。结果 :MTT法测定结果表明 ,SJ对 SMMC- 772 1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且随着 SJ剂量的增高 ,其抑制程度增强 ,两者呈正性相关关系 (r=0 .976 ,P<0 .0 1) ;统计学结果显示 :IC50 ( SJ) <IC50 ( VP1 6 ) ) ,(t=- 10 .84 ,P<0 .0 1) ,表明 SJ对 SMMC- 772 1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 VP1 6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 :SJ可明显抑制 SMMC- 772 1克隆形成 ,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抑制与杀伤肿瘤干细胞的能力 ,且随剂量增加 ,抑制作用加强 ,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 (χ2 =4 8.6 9,P<0 .0 1;r=0 .5 ,P<0 .0 1) ;在药物延时效应实验中观察到 :SJ对 SMMC- 772 1作用 8h,即已具备延持效应 ,作用 12 h延持效应明显 ,撤药后细胞仍趋向死亡 ,表明 SJ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转的 ;SJ可抑制肿瘤细胞中 p5 3、Topo 及 bcl- 2的表达。结论 :肝癌细胞 SMMC- 772 1对 SJ较VP1 6 更为敏感 ,提示 SJ可能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抗肝癌化疗药物 ;药物延时效应结果为 SJ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 :即可在肿瘤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几种常用中药抗癌研究概述 [J].
任连生,汤莹,张贇 .
肿瘤研究与临床, 1996, (02)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