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30-60d振荡特征及其与广东持续性强降水的联系

被引:16
作者
温之平 [1 ]
董灵英 [1 ]
吴丽姬 [1 ]
陈文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关键词
3060d振荡; 持续性强降水; 低频气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美国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5年6月华南持续性强降水期间850和500 hPa低频位势高度场、850 hPa低频风场和低频OLR场的水平分布及经、纬向传播特征。结果表明,2005年6月2-5日较弱的持续性降水期间,广东地区上空无明显的低频位势扰动和低频对流的发展和加强,但6月18-23日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中,大气的30-60 d振荡明显,副热带西太平洋上对流层中低层低频位势扰动有明显的西传特征,南海中北部低频位势扰动向北传播的速度比低频对流活动传播更快。6月初副热带高压带上西太平洋地区低压扰动可能是该区低频气旋和低频对流扰动的源,其中低频气旋北移和西太平洋上低频反气旋的发展是促使广东地区上空低频对流发展和加强的重要原因,为此次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环流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2005年6月华南暴雨的气候背景 [J].
马慧 ;
陈桢华 .
广东气象, 2005, (04) :14-16
[2]   大旱大涝与降水极端异常——广东2005年前汛期的天气气候 [J].
罗晓玲 .
广东气象, 2005, (03) :49-50
[3]  
Evolution mechanisms of th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flood in 1998[J]. CHEN Guixing, LI Weibiao, YUAN Zhuojian & WEN Zhiping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Center of Monsoon and Environ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5(07)
[4]   1998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活动 [J].
穆明权 ;
李崇银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4) :375-387
[5]   1994年中国华南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形成与夏季风活动的研究 [J].
史学丽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0, (06) :666-678
[6]   夏季广东降水异常变化与夏季风 [J].
梁建茵 ;
吴尚森 .
热带气象学报, 1999, (01) :39-45+47-48
[7]   1991年江淮特大暴雨与东亚大气低频振荡 [J].
陆尔,丁一汇 .
气象学报, 1996, (06) :730-736
[8]   长江流域两个典型旱、涝年大气30─60天低频波差异的初步分析 [J].
陈丽臻,张先恭,陈隆勋 .
应用气象学报, 1994, (04) :483-488
[9]   华北地区汛期降水的一个分析研究 [J].
李崇银 .
气象学报, 1992, (01) :41-49
[10]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30– 60 day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over asia during 1998 SCSMEX[J] . Chen Longxun,Zhu Congwen,Wang Wen,Zhang Peiqun.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