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关于德兴斑岩铜矿铜源的初步研究
被引:7
作者
:
季克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季克俭
吴学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吴学汉
张国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张国柄
机构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来源
:
矿床地质
|
1984年
/ 02期
关键词
:
德兴斑岩铜矿;
初步研究;
围岩;
岩石;
成矿过程;
铜含量;
铜源;
D O I
:
10.16111/j.0258-7106.1984.02.005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斑岩铜矿床一向被认为是岩浆热液矿床。近年来,也有人将它划入火山热液矿床。多年来,人们对斑岩铜矿的形成条件和矿床成因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有关成矿金属来源的研究却很少。世界各地之热水和蒸气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95%以上的地热水(其中有的温度超过300℃,有的正在进行成矿作用)都是外生水。若“将今论古”,则有可能得出下列结论:地质历史上形成的多数热液矿床的成矿热液主要也是由外生水构成的。水是热液成矿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某层控金银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物质来源
[J].
郑明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郑明华
;
张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张斌
;
帅德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帅德权
.
地质学报,
1981,
(01)
:55
-66
[2]
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M]. 地质出版社 , 丁悌平 编, 1980
[3]
矿床学[M]. 地质出版社 , 成都地质学院《矿床学》编写组 编写, 1978
←
1
→
共 3 条
[1]
我国某层控金银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物质来源
[J].
郑明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郑明华
;
张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张斌
;
帅德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帅德权
.
地质学报,
1981,
(01)
:55
-66
[2]
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M]. 地质出版社 , 丁悌平 编, 1980
[3]
矿床学[M]. 地质出版社 , 成都地质学院《矿床学》编写组 编写, 197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