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岩浆混合花岗岩微量元素成因图解尝试——以西秦岭温泉岩体为例
被引:28
作者
:
李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李永军
赵仁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赵仁夫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注苍
刘志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刘志武
李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李英
机构
: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03年
/ 03期
关键词
:
岩浆混合;
花岗岩;
微量元素;
双扩散;
成因图解;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岩浆混合花岗岩主要是指壳源酸性岩浆与幔源基性岩浆,经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复杂混合花岗岩类。两类岩浆混合及成岩过程中,有显著的元素迁移、成分交换和双扩散。被誉为地球化学指示剂、示踪剂的微量元素,是岩浆混合、成岩作用及岩浆演化这一过程的最好记录,因而其参数和有关图解可提供岩浆混合的成因判别信息。以西秦岭温泉岩浆混合花岗岩为例,介绍了微量元素岩浆混合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讨论了成岩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双扩散特征,得出了Sr-微量元素组合图解方法,极容易对岩浆混合花岗岩的成因进行区分和识别,这一方法为岩浆混合花岗岩的直观判别、图解化分类以及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和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15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赣东北晚元古代港边岩浆混合杂岩体的区域地质调查及岩石学研究
李昌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李昌年
[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2,
(03)
: 9
-
18
[2]
南口-古崖居中生代双峰式岩墙群形成机制的地球化学制约
邵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邵济安
李献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献华
张履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履桥
牟保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牟保磊
刘玉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玉琳
[J].
地球化学,
2001,
(06)
: 517
-
524
[3]
花岗岩混合成因研究及大陆动力学意义
王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
王涛
[J].
岩石学报,
2000,
(02)
: 161
-
168
[4]
中酸性侵入岩中铁镁质微粒包体及其意义
江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江万
[J].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15
(01)
: 13
-
18
[5]
洮坪地区花岗岩成因类型研究
李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地矿局第一地质队天水
李永军
[J].
甘肃地质学报,
1993,
(02)
: 45
-
53
[6]
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M].肖庆辉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7]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原理.[M].赵振华著;.科学出版社.1997,
[8]
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M].李昌年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9]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王中刚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
[10]
地球化学.[M].武汉地质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编;.地质出版社.1979,
←
1
→
共 10 条
[1]
赣东北晚元古代港边岩浆混合杂岩体的区域地质调查及岩石学研究
李昌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李昌年
[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2,
(03)
: 9
-
18
[2]
南口-古崖居中生代双峰式岩墙群形成机制的地球化学制约
邵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邵济安
李献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献华
张履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履桥
牟保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牟保磊
刘玉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玉琳
[J].
地球化学,
2001,
(06)
: 517
-
524
[3]
花岗岩混合成因研究及大陆动力学意义
王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
王涛
[J].
岩石学报,
2000,
(02)
: 161
-
168
[4]
中酸性侵入岩中铁镁质微粒包体及其意义
江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江万
[J].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15
(01)
: 13
-
18
[5]
洮坪地区花岗岩成因类型研究
李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地矿局第一地质队天水
李永军
[J].
甘肃地质学报,
1993,
(02)
: 45
-
53
[6]
花岗岩研究思维与方法.[M].肖庆辉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7]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原理.[M].赵振华著;.科学出版社.1997,
[8]
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M].李昌年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9]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王中刚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
[10]
地球化学.[M].武汉地质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编;.地质出版社.19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