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对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15
作者
石谊双
李晓东
陆胜勇
陈彤
严建华
倪明江
岑可法
机构
[1] 浙江大学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浙江大学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关键词
硫; 垃圾焚烧; 二恶英; 抑制作用;
D O I
10.16189/j.cnki.nygc.2005.01.009
中图分类号
X705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二恶英是环境中的痕量剧毒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对人类健康极具危害。垃圾焚烧过程排放的二恶英是近现代环境中二恶英的重要来源,如何有效地抑制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具有着深远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排放和控制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综述分析了硫对垃圾焚烧过程二恶英生成的抑制作用,并分析了煤和垃圾混烧过程中煤中硫对二恶英生成的抑制机理,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采用煤和垃圾混烧可以有效抑制垃圾焚烧过程的二恶英排放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垃圾焚烧炉飞灰中二噁英的分布特性 [J].
陈彤 ;
李晓东 ;
严建华 ;
陆胜勇 ;
金余其 ;
岑可法 .
燃料化学学报, 2004, (01) :59-64
[2]   硫和五氯酚加热生成二噁英的试验研究 [J].
严建华 ;
陆胜勇 ;
徐旭 ;
李晓东 ;
陈彤 ;
池涌 ;
倪明江 ;
岑可法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10) :180-185
[3]   塑料掺煤流化床燃烧二噁排放的试验研究 [J].
陆胜勇 ;
严建华 ;
陈彤 ;
李晓东 ;
池涌 ;
谷月玲 ;
倪明江 ;
岑可法 .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3, (02) :123-127
[4]  
Chlorodibenzo-pdioxin and Chlorodibenzofurans areTrace Components of Fly Ashes and Flue Gas of Some MunicipalIncinerators in the Netherlands .2 Olie K,Vermeulen P,Hutzinger O. Chemosphere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