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水稻品种广亲和基因的等位关系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竹平,褚启人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稻;广亲和基因;等位关系;遗传分析。配子体不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103.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双列杂交F1、F2小穗育性的表现,研究了8个水稻广亲和品种广亲和基因的等位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品种CPSLO17、02428、培C311、轮回422、培矮64、Arotamaro间相互杂交F1小穗育性正常,F2无明显分离,推测这些品种间广亲和基因相互等位。02428、轮回422、Arotamaro、培G311、培矮64的广亲和性受S5位点的广亲和基因控制。培C311、轮回422、培矮64与Aus373、红壳老鼠牙杂交,F1出现半不育现象,F2出现明显的育性分离,可育株与半不育株的分离比符合7:2分离比,推测Aus373、红壳老鼠牙的广亲和性在遗传上受与位点不等位的基因控制,表现为配子体不育的遗传特征。CPSLO17、02428、Arotamaro与Aus373、红壳老鼠牙间杂交,F1育性正常,F2有少数半不育株。推测这些组合中,配子的育性由孢子体基因型控制。杂种育性除受主基因控制外,微效基因也参与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品种广亲和基因异同的初步研究 [J].
张受刚 ;
许旭明 ;
黄显波 .
福建农业科技, 1990, (03) :2-3
[2]   水稻品种02428和轮回422广亲和性的遗传分析 [J].
杨竹平 ;
沈革志 ;
刘保申 ;
韩佩来 ;
陈利民 ;
褚启人 .
上海农业学报, 1993, (02) :32-36
[3]   栽培稻生态型杂交F1不孕性的遗传机理 [J].
褚启人 .
上海农业科技, 1983, (04) :5-7
[4]   水稻品种02428和8504的广亲和性遗传 [J].
卢诚 ;
潘熙淦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3) :113-118
[5]   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J].
申宗坦 ;
徐云碧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3) :105-112
[6]   水稻广亲和系的选育 [J].
罗孝和 ;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89, (02) :35-38
[7]   水稻品种广亲和特性的初步研究 [J].
洪德林 ;
马育华 ;
汤玉庚 .
杂交水稻, 1988, (05) :22-25
[8]   广亲和选系“02428”在籼粳亚种间杂交的初步利用 [J].
邹江石 ;
聂毓琦 ;
潘启民 ;
傅春霞 ;
郑为认 ;
裔承宽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1)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