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消渴方、温胆汤三方考源

被引:2
作者
张浩良
机构
关键词
消渴方; 姜汁; 千金; 生脉散; 补气剂; 五味子;
D O I
10.16305/j.1007-1334.1964.12.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生脉散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一方,一般方书均认为出自《千金要方》.实则《千金》并无此方,而为东垣所自订.东垣说:"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真元气,非补热火,夏食寒者是也,故以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苦寒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名曰生脉散.孙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亦此意也."(见《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这段文字很明显,首先引证古人"夏月宜补"之说,以为立方根据,并进而阐明生脉散的组织意义,尤其是"故以"、"名曰"之词,更为李氏自创此方的一种语气,所以生脉散出自东垣是无疑的.但是,为什么后人认为出自《千金》呢?其中却有缘故,因为朱丹溪曾说过:"孙真人制生脉散,令人夏月服之,非虚而何."(《格致余论·夏月伏阴在内论》)朱氏之所以错认为出自《千金》,实因误解东垣引《千金》"五月常服五味子……"一语而来,后人则因朱氏所说而以误传误者.消渴方消渴方(黄连、天花粉、人乳汁或牛乳、藕汁、生地汁、姜汁、蜜),一般认为本方出自《丹溪心法》.实则丹溪此方,源于《千金》.《千金要方·消渴门》补养地黄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2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