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低温对杜仲种子发芽与成苗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
徐本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植物园
徐本美
白克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植物园
白克智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植物园
来源
:
林业科技通讯
|
1993年
/ 09期
关键词
:
种子;
生理休眠;
生理矮化苗;
低温层积;
杜仲;
D O I
:
10.13456/j.cnki.lykt.1993.09.003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杜仲的种壳(果皮)含胶丰富,带壳种子虽能吸胀,但却不能萌发,属于种皮强迫休眠型种子。北京地区,经早春冷层积30~40天,胚根即破壳而出,发芽率可达90%左右。由此可见,种子存在生理休眠。萌动种子的ATP水平在冷层积最过期处于最高峰,达4.3×10-9发光强度。种子解除休眠后,发芽温度范围放宽,幼苗生长迅速;未经冷层积的种子发芽后,幼苗为生理矮化苗。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药用作物栽培[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栽培室 编著, 1982
←
1
→
共 1 条
[1]
药用作物栽培[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栽培室 编著, 198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