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其产业体系与利用路径

被引:113
作者
丛宏斌 [1 ]
姚宗路 [2 ]
赵立欣 [1 ]
孟海波 [1 ]
王久臣 [3 ]
霍丽丽 [1 ]
袁艳文 [1 ]
贾吉秀 [2 ]
谢腾 [1 ]
吴雨浓 [1 ]
机构
[1]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农村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3]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关键词
秸秆; 产业; 作物; 分布; 产业体系; 路径; 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8 [农产品的综合利用]; F323.21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中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仅可减少田间焚烧环境污染、消除火灾隐患,还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大陆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的统计数据,探讨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构成与空间分布特征。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秸秆占全国秸秆资源总量的84.8%;秸秆资源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统揽中国秸秆产业发展全局,系统梳理并深入解析了中国秸秆产业政策体系、市场体系、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发展历程和现状。分别以单一利用、综合利用、战略布局和区域统筹为鲜明特征,将秸秆利用政策历程划分为政策起步期(1979—2007年)、政策发展期(2008—2012年)、政策转型期(2013—2016年)和政策深化期(2017年至今)。系统阐释了中国农作物秸秆农业利用、能源化利用和高值化利用的主要路径与模式。该研究可为指导中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和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特征、技术模式及发展建议 [J].
石祖梁 ;
王飞 ;
王久臣 ;
李想 ;
孙仁华 ;
宋成军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 (05) :8-16
[2]   基于价值工程原理的乡村秸秆清洁供暖技术经济评价 [J].
丛宏斌 ;
姚宗路 ;
赵立欣 ;
孟海波 ;
霍丽丽 ;
袁艳文 ;
任雅薇 ;
刘广华 ;
刘圣勇 .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35 (09) :200-205
[3]   秸秆高值化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J].
陈雪芳 ;
郭海军 ;
熊莲 ;
张海荣 ;
黄超 ;
陈新德 .
新能源进展, 2018, 6 (05) :422-431
[4]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J].
于法稳 ;
杨果 .
社会科学家, 2018, (02) :33-39
[5]   生物质热解多联产在北方农村清洁供暖中的适用性评价 [J].
丛宏斌 ;
赵立欣 ;
孟海波 ;
姚宗路 ;
霍丽丽 ;
贾吉秀 ;
吴雨浓 .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 (01) :8-14
[6]   中国秸秆养分资源及还田的时空分布特征 [J].
刘晓永 ;
李书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 (21) :1-19
[7]   华北平原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赵秀玲 ;
任永祥 ;
赵鑫 ;
濮超 ;
张向前 ;
张海林 .
作物杂志, 2017, (01) :1-7
[8]   秸秆“五料化”中基料化的概念和定义探讨 [J].
石祖梁 ;
王飞 ;
李想 ;
孙仁华 ;
王久臣 ;
常志州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 (06) :152-155
[9]   基于土壤功能的中国主要农作物可能源化秸秆生态潜力分析 [J].
朱开伟 ;
刘贞 ;
欧训民 ;
贺良萍 ;
林金钗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 (02) :276-286
[10]   中国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满足度和优势度分析 [J].
楚天舒 ;
杨增玲 ;
韩鲁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2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