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被引:74
作者
徐翠
张林波
杜加强
郭杨
吴志丰
徐延达
李芬
王风玉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江源; 高寒草甸; 土壤容重; 孔隙度; 持水量; 土壤水源涵养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三江源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研究草地退化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可为三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的科学评估与合理监测提供科学依据。以实地采样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江源区内不同土壤类型高寒草甸生物量特征、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及土壤水源涵养量。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在重度退化阶段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土壤水源涵养量显著低于未退化和中度退化阶段(P<0.05)。随着高寒草甸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容重逐渐增大,且非毛管孔隙度规律不显著。未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草甸的土壤水源涵养量范围分别为1884.32—1897.44t/hm2、1360.04—1707.79t/hm2、1082.38—1550.10t/hm2。中度退化草甸土壤水源涵养量比未退化草甸低9.37%—10.35%,重度退化草甸低18.31%—27.82%。草甸退化进程中土壤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的降低是影响土壤水源涵养量下降的直接原因,而草甸退化进程中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减少则是间接原因。度量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时应着重考虑毛管孔隙度的蓄水作用。研究表明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水源涵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该结果能够推动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向空间化、精细化发展,为探索利用遥感技术监测三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388 / 239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草地退化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影响及其原因 [J].
王斌 ;
李洁 ;
姜微微 ;
赵亮 ;
古松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10) :1764-1771
[2]   围栏封育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地植物光合作用及生物量的影响 [J].
李媛媛 ;
董世魁 ;
李小艳 ;
温璐 .
草地学报, 2012, 20 (04) :621-625
[3]   植被根系及其土壤理化特征在高寒小嵩草草甸退化演替过程中的变化 [J].
王长庭 ;
王根绪 ;
刘伟 ;
王启兰 ;
向泽宇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3) :409-416
[4]   湖南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持水性能 [J].
潘春翔 ;
李裕元 ;
彭亿 ;
高茹 ;
吴金水 .
生态学报, 2012, 32 (02) :538-547
[5]   森林水源涵养价值核算方法评述与实例研究 [J].
司今 ;
韩鹏 ;
赵春龙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12) :2100-2109
[6]   若尔盖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水源涵养功能μ [J].
熊远清 ;
吴鹏飞 ;
张洪芝 ;
崔丽巍 ;
何先进 .
生态学报, 2011, 31 (19) :5780-5788
[7]   当雄草原不同退化草甸土壤含水量及容重分布特征 [J].
曹丽花 ;
刘合满 ;
赵世伟 .
草地学报, 2011, 19 (05) :746-751
[8]   东灵山林区不同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J].
莫菲 ;
李叙勇 ;
贺淑霞 ;
王晓学 .
生态学报, 2011, 31 (17) :5009-5016
[9]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J].
曹丽花 ;
刘合满 ;
赵世伟 .
草业科学, 2011, (08) :1411-1415
[10]   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原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量 [J].
任佐华 ;
张于光 ;
李迪强 ;
肖启明 ;
蔡重阳 .
生态学报, 2011, 31 (11) :3232-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