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国贸易之应对——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高新才
朱泽钢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国; 丝绸之路经济带; 经济规模; 经济贸易; 引力模型; 区域经济合作;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14.06.002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贸易角度考察,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尤其是对一些经济规模较小国家已经初步发挥了贸易带动作用,成为这些国家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但与这些国家的贸易规模还较小。通过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国家经济规模是影响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贸易规模的最重要因素,也成为制约贸易规模进一步拓展的最重要因素。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发展中,要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规模较小国家视为重要的利益攸关方,而不仅仅是产品出口的市场,并且依托巨大国内市场扩大进口。通过承担更多责任,成为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经贸发展的重要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模式研究 [J].
李建民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4, (05) :85-89
[2]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 [J].
胡鞍钢 ;
马伟 ;
鄢一龙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2) :1-11
[3]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 [J].
白永秀 ;
王颂吉 .
改革, 2014, (03) :64-73
[4]   大国条件下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关系思考 [J].
冯明 .
价格月刊, 2013, (10) :43-46
[5]   大国经济发展的典型化特征 [J].
欧阳峣 ;
生延超 ;
易先忠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 (05) :27-35
[6]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制度创新思考[J]. 柳思维.大国经济研究. 2011(00)
[7]   论发展中大国与小国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J].
王冰 ;
胡列曲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6 (04) :23-25
[8]   发展中大国外贸增长的“转移支付”效应 [J].
易先忠 ;
张杨 ;
阳志梅 .
中国软科学, 2010, (06) :47-56+96
[9]   论新兴大国的崛起与现有大国的战略 [J].
宋玉华 ;
姚建农 .
国际问题研究, 2004, (06) :50-54
[10]   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J].
谷克鉴 .
世界经济, 2001, (02)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