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于SBM模型的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被引: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严夏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安庆贤
[
2
]
机构
:
[1]
西南科技大学计划财务处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年
/ 31卷
/ 04期
关键词
:
高技术产业;
DEA;
SBM模型;
效率评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
0701 ;
0701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
本文运用2011-2012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相关面板数据,基于松弛变量度量的SBM模型对高技术产业R&D活动的相对效率进行测算,数据测算结果发现显示近70%行业的R&D活动是低效率的,并且高技术产业的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R&D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普遍不高,需优化资源配置。文章针对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变量松弛的测度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提出效率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经济管理中的数量方法.[M].吴育华; 刘喜华; 郭均鹏;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
基于面板数据的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关系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静
;
吴和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吴和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慧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16)
:58
-62
[3]
基于DEA的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评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循刚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
(03)
:377
-380
[4]
高技术产业R&D效率分析
[J].
吴和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吴和成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
(05)
:83
-89
[5]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评价方法探索
[J].
梁莱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
梁莱歆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建秋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11)
:29
-32
[6]
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平芳
;
徐伟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
徐伟民
.
经济研究,
2003,
(06)
:45
-53+94
←
1
→
共 6 条
[1]
经济管理中的数量方法.[M].吴育华; 刘喜华; 郭均鹏;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
基于面板数据的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关系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静
;
吴和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吴和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慧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16)
:58
-62
[3]
基于DEA的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评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循刚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
(03)
:377
-380
[4]
高技术产业R&D效率分析
[J].
吴和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吴和成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
(05)
:83
-89
[5]
高新技术企业R&D绩效评价方法探索
[J].
梁莱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
梁莱歆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建秋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11)
:29
-32
[6]
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平芳
;
徐伟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
徐伟民
.
经济研究,
2003,
(06)
:45
-53+9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