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民法典时代的法律实践:传统民事制度的法典化类型与民国基层诉讼

被引:6
作者
刘昕杰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法典; 法律实践; 传统民事制度; 基层诉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民国时期立法机关移植大陆法系民法体例制定中国民法典,传统民事制度面临三种遭遇,一是通过独立保留原有制度的方式嵌入到新的民法体系中;二是以西方民法理论重述原有制度的内容,将传统制度重新界定后纳入民法典体系;三是不再作为正式的法律制度而成为民法典之外的民间习惯。这种以不同方式赶搭法典化班车的"搭车模式",是中西民事制度差异及法律移植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导致的。在民国基层仍讲求化解纠纷的实用主义司法程序中,不同类型的传统民事制度在基层诉讼中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法律实践样貌。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继承新论.[M].李谟.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2]  
民法典如何实现.[M].刘昕杰;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3]  
清华法律评论.[M].戴少刚,屠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中国法制史考证.[M].杨一凡总主编;郑民钦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  
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M].俞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  
从《大清律例》到《民国民法典》的转型.[M].李显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7]  
民国初期民法的近代化.[M].张生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8]  
中华民国立法史.[M].谢振民 编著;张知本 校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9]  
物权法论.[M].史尚宽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0]  
清代民法综论.[M].张晋藩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