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茎顶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43
作者
吴汉珠
王续衍
林泰碧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壮苗培养; 外植体; 中国兰; 原球茎; 侧芽; 腋芽; 试管苗; 茎尖; 春剑; 素心兰; 快速繁殖; 成功率; 褐化; 兰花; 基本培养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2~1985年共接种兰科兰属中国兰品种45个,诱导成功20个品种(其中素心兰品种11个)。接种外植体(茎尖、侧芽)917个,诱导启动率为35.3%,诱导成功率为13.6%。研究表明,从9~13cm长的新芽上切取的外植体的启动、成功率最高;对供试材料的特殊管理,可有效地降低外植体的污染率;诱导、增殖过程中的褐化死亡是影响诱导成功率的关键,采用防褐变的综合措施,有明显效果;不同品种和培养阶段对培养基、培养条件的要求不尽相同。通过四年的研究,初步掌握‘雪兰’、‘朱砂’等20个中国兰品种快速繁殖建立无性繁殖系的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台湾省植物组织培养工作的概况(三) [J].
徐竹筠 ;
罗士韦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5, (06) :8-14
[2]   兰花快速无性繁殖的研究及花芽分化的探讨 [J].
王熊 .
植物生理学报, 1984, (04) :391-396
[3]   建兰和秋兰原球茎的发生及其无性系的建立 [J].
王熊 ;
陈季楚 ;
刘桂云 ;
顾梅仙 ;
包慈华 .
植物生理学报, 1981, (02) :203-207
[4]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研究工作的进展及其应用 [J].
罗士韦 .
植物生理学报, 1978, (01) :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