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被引:100
作者
孙存华
李扬
贺鸿雁
孙东旭
杜伟
郑曦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 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徐州
关键词
藜; 干旱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膜脂质过氧化; 保护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78 [协迫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干旱是植物最易遭受的胁迫之一,每年由于干旱胁迫给农业造成损失几乎相当于其他所有环境因子胁迫所造成的损失的总和。通过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来研究生长期的藜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以期望为干旱农业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盆栽的藜为材料,用控制浇水的方法分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4个组,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藜叶片的水分状况、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代谢以及内生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藜叶片相对含水量(RW C)、自由水含量(FW C)下降,束缚水含量(BW C)上升;可溶性糖、脯氨酸、K+、C a2+含量增加,表现出藜对适度干旱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重度干旱胁迫,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 DA)含量显著提高,导致膜损伤,质膜透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抗坏血酸(A SA)含量降低。过分干旱胁迫对藜会造成一定伤害。
引用
收藏
页码:2556 / 25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几种耐盐碱植物种子的油脂成分及形态分析 [J].
张经华 ;
杨若明 ;
周宜君 ;
刘春兰 ;
摆亚军 ;
田魁祥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33-136
[2]   作物抗旱性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J].
孙彩霞 ;
沈秀瑛 ;
刘志刚 .
杂粮作物, 2002, (05) :285-288
[3]   藜的早熟栽培 [J].
李泸 ;
李坤林 ;
石丽华 ;
骆颖俊 ;
杨丽琼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 (01) :65-65
[4]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理 [J].
王霞 ;
侯平 ;
尹林克 .
干旱区研究, 2001, (02) :42-46
[5]   钼、硼对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 [J].
刘鹏 ;
杨玉爱 .
植物学报, 2000, (05) :461-466
[6]   模拟干旱诱导对藜抗旱力的影响 [J].
孙存华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18-20
[7]   水分胁迫下蔗叶活性氧代谢的数学分析 [J].
张木清 ;
陈如凯 ;
余松烈 .
作物学报, 1996, (06) :729-735
[8]   水分亏缺诱导的氧化胁迫和植物的抗氧化作用 [J].
蒋明义 ;
郭绍川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6, (02) :144-150
[9]   水分胁迫与植物膜脂过氧化 [J].
蒋明义 ;
荆家海 ;
王韶唐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2) :88-94
[10]   几种外源因子对大豆幼苗SOD活性的影响 [J].
罗广华 ;
王爱国 ;
郭俊彦 .
植物生理学报, 1990, (03) :23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