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新生代含油气系统基本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22
作者
池英柳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渤海; 含油气系统; 油气分布; 构造演化史; 有利勘探目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渤海新生代构造格局主要受郯庐断裂系和塘沽—蓬莱断裂系控制;渤鲁帚状构造系和黄骅—东濮隐伏断裂系分别对渤海南部和西部构造影响较大。渤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史与渤海湾盆地陆区类似,但主要断裂活动期和沉降期比陆区晚,导致渤海含油气系统特征有如下特殊性:①发育沙三段和渐新统两套成熟烃源岩,比陆区多发育一套渐新统沙一段—东下段成熟烃源岩;②湖盆萎缩较晚,东营组和上第三系的砂体类型和储盖配置优于陆区;③后期构造活动强烈,有利于形成浅层油气聚集;④下第三系普遍存在地层超压现象,对油气成藏作用有重要影响;⑤多期成藏和主要油气藏形成较晚。渤海油气分布的三大特点是:①以上部成油组合为主力,中部组合也有较大潜力;②油气富集带以凹陷之间的基岩凸起带为主,其次是凹陷内部的Y字型断裂背斜带;③大油田主要分布于资源量超过5亿t的富含油气系统中。渤海勘探程度较低,应用复式油气聚集带和含油气系统理论,围绕基岩凸起和Y字型断裂背斜带还可发现可观的油气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上第三系是渤中坳陷及其周围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 [J].
龚再升 ;
王国纯 ;
贺清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 (03) :2-13
[2]   渤海油气资源浅析 [J].
朱伟林 ;
王国纯 ;
周毅 .
石油学报, 2000, (03) :1-7+107
[3]   渤海海域构造格局与富生烃凹陷分布 [J].
张功成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 (02) :22-28
[4]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走滑构造与油气聚集 [J].
池英柳 ;
赵文智 .
石油学报, 2000, (02) :14-20+5
[5]   郯庐断裂与渤海海域反转构造及花状构造 [J].
王国纯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8, (05) :1-7
[6]   渤中、渤东凹陷结构认识及有利勘探方向 [J].
周毅 ;
张通彩 ;
何仕斌 ;
崔护社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 (06) :48-54
[7]   渤海实现稳产1000万t石油资源分析及勘探战略方向 [J].
邓运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 (06) :31-35
[8]   沙南凹陷孔店组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建平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 (03) :16-19
[9]   歧口凹陷断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J].
张国良 ;
陈国童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6, (05) :14-20
[10]   渤海辽东湾辽中北洼欠压实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曾金昌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5, (0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