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持股权作为执行标的时隐名股东的异议权研究

被引:40
作者
刘俊海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股权代持; 隐名股东; 名义股东; 强制执行; 债权人; 善意第三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现行执行异议之诉制度无法解决执行程序中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及其债权人相互之间的权利冲突。建议法院对代持股权采取"别内外,论阴阳,分善恶,讲先后,重担保,防双悬,辨民商"的裁判与执行理念。在正确区分股权代持内外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外观主义原则,名义股东的债权人有权申请执行名义股东名下的所有股权,即使隐名股东提出异议,甚至出具股权代持协议或生效的确认股权代持法律关系的裁判文书,也不应获得支持。但外观主义原则也有例外规则。《公司法》中的"第三人"与《民法总则》中的"善意相对人"均包括申请执行人,而不限于交易关系中的合同当事人。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公司法剖析.[M].(美) 克拉克曼; (英) 戴维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M].刘俊海; 著.法律出版社.2006,
[3]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M].刘俊海著;.法律出版社.2004,
[4]  
欧盟公司法指令全译.[M].刘俊海译;.法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