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真菌感染84例临床调查

被引:11
作者
周竹超
倪泉兴
吴菊芳
章强强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
[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上海
[4] 上海
[5] 上海
关键词
普外科;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D O I
10.16718/j.1009-7708.2004.04.009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普外科真菌感染的现状及临床特性,为外科手术后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2年1月-2003年12月本院普外科疑似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概况,对其中经真菌涂片、培养阳性,并伴有临床症状、体征诊断为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类型、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作进一步分析。结果:①我科2年中共有242株真菌培养阳性的临床标本,其中确诊或疑诊为真菌感染者84例。感染部位以消化道最常见。病原菌以白念念珠菌最常见,占58.2%,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②外科手术、长时间用抗菌药、恶性肿瘤、胃肠外营养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50%以上的患者存在上述情况。③与感染有关的手术类型最多见的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各病种中亦以胰腺肿瘤及炎症最多。④除抗厌氧菌药物外,第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去甲万古霉素是曾有真菌感染的患者最常使用的抗生素。结论:①白念念珠菌仍为外科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非白念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②我院普外科真菌感染以消化道感染为主。③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合理使用抗生素、尽早使用肠内营养、规范各类导管操作和护理等均是真菌感染的重要预防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院内深部念珠菌感染的菌种类型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余进
    李若瑜
    王丹
    赵敏
    蒋红
    陈伟
    王爱平
    王端礼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0, (04) : 211 - 215
  • [2] 医院真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邹英
    蔡红卫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8, (05)
  • [3] 3447例尸检病例的深部真菌感染分析
    杜斌
    张海涛
    陈德昌
    刘大为
    侯百东
    熊雯
    刘彤华
    陈杰
    [J]. 中华医学杂志, 1996, (05) : 33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