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月21日行星际激波引起的磁暴

被引:2
作者
刘绍亮
郭建广
宗秋刚
B.Wilken
傅绥燕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2] Max-Planck-Institute
[3]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合肥 Max-Planck-Institute for Aeronomy
[4] Katlenburg-Lindau
[5] Germany
[6] 合肥
[7] for Aeronomy
[8] Germa
关键词
行星际激波; 磁暴; 环电流; 功率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53 [外层空间日地关系物理];
学科分类号
070802 ;
摘要
利用Imp-8,Geotail和Goes-6等卫星资料,研究了1994年2月21日0900UT到达地球磁层的行星际激波引起的磁暴期间,从太阳风向磁层传输能量的有关问题.结果指出:(1)南向行星际磁场(IMF)的长持续时间不是太阳风向磁层输能的必要条件.南北振荡的,较强IMF也能产生显著的能量传输;(2)行星际扰动磁场通过弓激波和磁层顶后扰动磁能增加,增幅将近5倍;(3)在磁层内扰动磁场的Bz分量在1×10-4Hz附近显著被吸收.这一低频扰动磁场可能是磁暴期间导致氧离子和质子等环电流粒子向内扩散并被加速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磁暴中环电流离子成分的变化及其与磁暴演化的关系 [J].
傅绥燕 ;
濮祖荫 ;
宗秋刚 ;
肖池阶 ;
谢伦 ;
B.Wilken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1) :1-11+144
[2]   行星际起伏向磁层顶的输运 [J].
都亨 ;
魏奉思 ;
黄云潮 .
空间科学学报, 1988, (01) :26-34
[3]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perturbations on particles trapped in the radiation belts[J] . J. W. Dungey.Space Science Reviews . 196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