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围岩挤压位移模型及位移量化分析方法

被引:7
作者
张农 [1 ,2 ]
王晓卿 [1 ]
阚甲广 [1 ]
史英男 [1 ]
王龙江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湖南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挤压位移; 深表比; 零位移点; 位移量化;
D O I
10.13247/j.cnki.jcumt.2013.06.001
中图分类号
TD32 [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为确定巷道围岩内部零位移点的位置,解释零位移点以深围岩发生位移的现象,建立了巷道围岩挤压位移模型,并分析了深表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支承压力是零位移点以浅围岩产生位移的力学动因,从巷道表面至零位移点处深表比从1逐渐降至0;原岩应力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应力差是零位移点以深围岩产生位移的力学动因,围岩深部存在原始离层或软弱岩层是其发生条件,若存在原始离层,则零位移点以里深表比逐渐增大;若存在软弱岩层,则零位移点以里深表比先增大后减小;对比分析相同位置的表面位移及多点位移观测值,可以量化围岩位移,确定零位移点位置,以此原理设计出深表位移测量仪,并成功应用到工程实践,验证了巷道顶板零位移点,并用于修正锚杆支护参数设计.
引用
收藏
页码:899 / 9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材料力学.[M].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钱鸣高;石平五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覆岩分次垮落时留巷顶板离层形成机制 [J].
韩昌良 ;
张农 ;
李桂臣 ;
阚甲广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2, 41 (06) :893-899
[4]   采动巷道底鼓机理与控制技术 [J].
柏建彪 ;
李文峰 ;
王襄禹 ;
徐营 ;
霍灵军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 (01) :1-5
[5]   初始地应力场对煤矿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J].
陈晓祥 ;
韦四江 .
矿冶工程, 2008, 28 (06) :1-4
[6]   开滦矿区深部开采中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J].
姜耀东 ;
刘文岗 ;
赵毅鑫 ;
殷作如 ;
李建民 ;
邓智毅 ;
洪溢清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1) :1857-1862
[7]   加固两帮控制深井巷道底鼓的机理研究 [J].
王卫军 ;
冯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5) :808-811
[8]   采动巷道岩体变形与锚杆锚固力变化规律 [J].
陆士良 ;
付国彬 ;
汤雷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9, (03) :1-3
[9]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过程中锚固力的变化规律 [J].
汤雷 ;
陆士良 ;
赵海云 .
岩土工程学报, 1998, (06) :25-28
[10]   压杆大挠度问题的单摆比拟 [J].
胡辉 ;
陈光前 .
邵阳高专学报, 1995, (0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