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个体化的产生及其条件——个体化相关理论述评

被引:24
作者
赵爽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关键词
中国; 个体化; 传统社会; 礼物交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个体化相关理论的梳理,考察了个体化的概念和个体化的基本特征,提出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个体化的转型;从大多数学者的市场与个体化、国家与个体化2种不同视角考察了个体化产生的社会条件,指出这2种研究视角存在的缺陷,并试图寻求能够弥补这一缺陷的前提下研究中国个体化的中间道路,即在关系和礼物交换类型的改变中对个体化的表现样态进行考察;归纳了阎云翔关于中西方个体化进程的比较,由于中西方个体化进程的社会背景不同,中国很可能会走出一条与西方不同的个体化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杨美惠, 2009
  • [2] 理解农民中国[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 李丹, 2008
  • [3] 礼物的流动[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李放春,刘瑜译, 2000
  • [4] 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王沪宁著, 1991
  • [5] No Easy Choi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untington Samuel P, Nelson Joan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76
  • [6] The Individualized Society. BaumanZ. Blackwell Publishers . 2003
  • [7]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阎云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