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城中村”的困惑与“金包银”工程的曙光——厦门“金包银”工程的创新实践对防范“城中村”问题的启示
被引:6
作者
:
黄爱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委党校
黄爱东
机构
:
[1]
福建省厦门市委党校
来源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9年
/ 30卷
/ 10期
关键词
:
城市化;
城中村;
“金包银”;
村民;
市民;
D O I
:
10.13246/j.cnki.iae.2009.10.006
中图分类号
: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
1204 ;
摘要
:
城中村是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与社会制度的产物。城中村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凸现,造就了超越于一般市民的既得利益群体,给城中村的改造以及实现城中村村民向市民转化设置了难以克服的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如何实现"非农化"、"城市化"、"市民化"三位一体协调推进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课题。厦门"金包银"工程的创新实践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城中村改造及运行机制分析——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
[J].
薛国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薛国琴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2)
:90
-96+112
[2]
宅基地入股:城中村改造深圳模式[J]. 谢良兵.中国新闻周刊. 2006(42)
[3]
广州城中村改造的困境和对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东
;
蔡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蔡荣军
.
商场现代化,
2006,
(15)
:147
-147
[4]
城中村:城市化的第一道坎[J]. 瞭望新闻周刊. 2006(Z1)
[5]
城中村成因的探析——以广州市石牌村为例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蓝宇蕴
;
张汝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学院
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张汝立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11)
:68
-74
←
1
→
共 5 条
[1]
城中村改造及运行机制分析——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
[J].
薛国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薛国琴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2)
:90
-96+112
[2]
宅基地入股:城中村改造深圳模式[J]. 谢良兵.中国新闻周刊. 2006(42)
[3]
广州城中村改造的困境和对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东
;
蔡荣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蔡荣军
.
商场现代化,
2006,
(15)
:147
-147
[4]
城中村:城市化的第一道坎[J]. 瞭望新闻周刊. 2006(Z1)
[5]
城中村成因的探析——以广州市石牌村为例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蓝宇蕴
;
张汝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学院
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张汝立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11)
:68
-7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