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概念的界定及其量化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新光 [1 ,2 ]
机构
[1]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 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农; 小农经济形态; 小农计量单位; 家庭承包经营; 现代农业主体;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1.02.024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目前学术界给"小农"一词所下的各种定义,一般都是对其主体进行直观的描述和概括,而缺乏"量的规定性"。小农经济形态的变化,既受不同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受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消费需求弹性的影响,但其上限应由农民家庭劳动力的独立经营能力决定,下限由维持一个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决定。我国实行高度分散的家庭承包经营形式,已经超出了一个标准的小农计量单位所允许的最低限度,尚不足以使绝大多数农户过上温饱舒适的小康生活,它所具有的自我激励作用十分有限,必须重新塑造现代农业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2]   中国小农市场化:理论与计量研究 [J].
曹阳 ;
王春超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 (06) :39-47
[3]   过渡小农:中国农户的经济性质及其政策含义 [J].
高帆 .
学术研究, 2008, (08) :80-85
[5]   小农理论范畴的动态历史考察 [J].
张新光 .
贵州社会科学, 2008, (01) :88-96
[6]   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 [J].
徐勇 ;
邓大才 .
学术月刊, 2006, (07) :5-13
[7]   农户经济理论再议 [J].
郑杭生 ;
汪雁 .
学海, 2005, (03) :66-75
[9]   过犹不及的艰难选择——论1949~199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选择 [J].
武力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0, (02) :87-98
[10]   对小农问题的若干思考 [J].
宋圭武 .
农业经济问题, 1999, (12)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