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夏季华南持续高温天气过程及热力诊断

被引:19
作者
方宇凌 [1 ,2 ]
简茂球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山市气象局
关键词
持续高温; 诊断; 非绝热加热; 华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华南观测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6月29日—8月15日华南持续高温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动力和热力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6月29日—8月15日华南大范围持续高温的前2段高温峰期与副高有关,第3段高温期大陆高压有关,而且3次高温过程都与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有密切联系,而前2次持续高温的缓解都与热带气旋登陆和影响华南地区有密切联系。热力诊断发现,3段持续高温期间,近地层大气的局地增温主要是由非绝热加热作用(白天地表感热通量和地面长波辐射加热)造成的,水平温度平流对局地增温作用有负贡献。高温天气过程的晴空少云天气背景有利于白天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并可造成明显的地面感热通量和地面长波辐射加热近地面层大气,从而导致了持续高温天气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热带气旋外围环流和广州灾害性高温关系的研究 [J].
卢山 ;
叶萌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5) :461-465
[2]   热带气旋与珠江三角洲高温天气的关系 [J].
李海鹰 ;
余江华 ;
唐仰华 .
气象科技, 2005, (06) :501-504
[3]   广州市37℃以上酷热天气形势及相关要素分析 [J].
黄忠 ;
熊亚丽 ;
林良勋 .
气象, 2005, (07) :24-27
[4]   2004年夏季广州市一次罕见高温天气过程 [J].
林蟒 ;
刘燕 ;
周亚军 .
广东气象, 2005, (02) :1-3
[5]   2003年广东省夏季的异常高温天气及气候背景 [J].
纪忠萍 ;
林钢 ;
李晓娟 ;
熊亚丽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2) :207-216
[6]   我国东部主要城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预测 [J].
张尚印 ;
王守荣 ;
张永山 ;
张德宽 ;
宋艳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6) :750-760
[7]   1984年南海夏季风经向环流强迫因子的诊断分析 [J].
覃慧玲 ;
简茂球 ;
袁卓建 ;
王东晓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1) :39-50
[8]   北京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的气候特征和2008夏季奥运会 [J].
王迎春 ;
葛国庆 ;
陶祖钰 .
气象, 2003, (09) :23-27+33
[9]   福建省夏季高温成因分析 [J].
邹燕 ;
周信禹 ;
林毅 ;
朱艳萍 ;
高珊 .
气象, 2001, (09) :26-30
[10]   全球气候变暖对长江三角洲极端高温事件概率的影响 [J].
邓自旺 ;
丁裕国 ;
陈业国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1)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