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197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回顾

被引:10
作者
张景秋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关键词
中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1998.01.015
中图分类号
K901 [人文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1900—197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处于近代时期;中国近代人文地理学萌芽于本世纪初,后随着西方人文地理学理论的传入和民族地理学的推进,在三、四十年代得以发展,不仅部门研究广泛,而且兼有理论探讨;从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人文地理学遭到批评和摒弃;直至1978年后,人文地理学才得以全面复兴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秦岭与大巴山对于四川与西北交通之影响 [J].
林超 .
地理学报, 1947, (Z1) :11-13
[2]  
工业区位的理论与中国工业区域[J]. 任美锷.地理学报. 1944(00)
[3]  
遵义附近之聚落[J]. 陈述彭 ,杨利普.地理学报. 1943(00)
[4]   无锡都市地理之研究 [J].
王益厓 .
地理学报, 1935, (03) :23-63
[5]  
现代人文地理学[M].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李润田 主编, 1992
[6]  
地理学思想简史[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杨吾扬编著, 1989
[7]  
中国地理学发展史[M].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鞠继武编著, 1987